功德笔写不出字

主要是为喜欢的CP写点文章。
主:靖苏,副:瓶邪、程商,看啥就喜欢啥

【琅琊榜】《靖苏》倾尽天下 18

前情提要:17

18

 

  夜幕低垂,已入三更,但萧景琰仍然没有回到自己的养居殿,而是留在暖阁里。

 

  月光微弱,零星黯淡,偌大的园子里,仅剩一点盈亮落下,让本是静谧寂然的空间似乎更增添了几分萧条,萧景琰在门前不知站了多久,却似乎没有一点想要移动的迹象。

 

  脑海中的离人依旧,令他不禁想起了对方临行前的一番话语。

 

  那日在启程之际,小殊不明所以地向他询问,道:「景琰,你可知道皇室宗法,是否可改?」

 

  他一听,不由得一愣,却也坦言答道:「为何有此一问?皇室宗法早已深根固蒂,改之不易。但毕竟是前人所立,所以自然也能由人所改。」

 

  这话一出,小殊却不说话了,似是陷入了沉思。

 

  他当下不敢打扰,知道小殊会有这般反应,怕是又想到了什么。但小殊既已决定离开,庙堂之事又何须他来挂心?

 

  如今想起,不知为何地,萧景琰的内心忽然有些不安,彷佛在他眼底之下,还有许多的事正在悄悄地进行着,说起近日所发生的案子,几乎就像是环环相扣般,十分巧合地一件接着一件,但要从中寻出些相关的线索,却又毫无关联地让人理不出头绪。

 

  他不自觉地走向书房内的藏书柜,点亮了四周的蜡烛,拿起其中的一个烛台,仔细地照着架上的书册,发现有几本书比起其他所覆盖的灰尘少了许多,而在此处若非他本人,那也只有小殊才有这等机会,于是他一本本地拿下来翻阅。

 

  才一翻开,就见到上面的几样批注,果然是他熟悉的字迹,萧景琰知道,这是小殊向来的习惯,只要看过的地方,便会加上几个自己的想法。

 

  而再接下来的几本书,内容几乎都与皇室宗法相关。

 

  但小殊又为何要知道这些事情?若想知道,又为何不直接来问他?

 

  萧景琰开始细想,却在思来想后发觉,这眼前所有的一切的确来得事不单纯。

 

  而幕后黑手,既然对他们如此了解,那么定然是他们身边的人。

 

  思及此,忽然门外有人徘徊,虽未进入,但还是打乱了他的思绪。

 

  「皇上,五更了,该准备早朝了。」前来叫唤的人正是高湛。

 

  萧景琰将书册放回原处,当下便步了出去。

 

  见到又是一夜未眠的自家皇上,高湛眉心微拧,几句劝解,却也知道效用不大,一切忧心只能看在眼里。

 

  就在萧景琰梳洗了差不多之后,高湛这才禀报道:「皇上,蒙大统领一早便在阁外等候。」

 

  「蒙大统领?他怎么会知道朕在这里?」萧景琰倒是诧异,但想来其实也不难猜测,更何况对象是蒙挚。于是他道:「罢了,如此时间前来,必然有事,先让他进来吧。」

 

  才将朝服穿戴完好,这时蒙挚从外头匆匆地走了进来,没等对方发话,便即道:「皇上,今日的武英殿,你可绝对不能去。」

 

  萧景琰一听,心下纳闷,问道:「蒙大统领为何这么说?武英殿上难道会有什么事?」

 

  「你先别问,赶紧让高湛去报个讯,说你……唉,说你身体抱恙也好,有急事在身不克前往也好,总之,这个早朝你绝不能去。」蒙挚焦急地心直口快,简直就是口不择言。

 

  萧景琰却十分镇静,反问道:「蒙大统领说的这是什么话?让朕别问,难道有什么事是朕不能知道的吗?」

 

  「这……」蒙挚不由得语结,却也知道以对方的性子绝不会答应,只好匆忙解释道:「皇上还记得肃王吗?」

 

  萧景琰一愣,久远前的记忆似乎被唤回,答道:「记得,先皇的兄弟之一,可说是朕的伯父。」

 

  而当年的众皇子之中,属纪王年纪最小,也最无权力高位之心。除此之外,当年五王之乱,传言肃王曾经参与,却在形势危及之刻退却收手,试图置身事外,力求自保,以至于后来并未遭到肃清,但从此之后也成了先帝心中的一名眼中钉。

 

  「当年他与先皇先有嫌隙,再后来一言不合,从此冷落在外,这次却选在这个时候回朝,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。」蒙挚一脸笃定地道。

 

  「他能有什么事,朕既已即位五年,难道他现在还能反对吗?」萧景琰冷然地道。

 

  蒙挚艰难地想了想,依然劝道:「防人之心不可无,尤其是这等见风转舵之人,就怕他拿这阵子发生的事,又想惹出什么事端。」毕竟伤脑的事向来非他所长,小殊不在,他只好勉为其难地动动他极为少用的脑子,却仍忍不住哀声叹气道:「唉,如果这个时候小殊在的话……」

 

  萧景琰立刻打断,接着道:「他在又怎么样?只要朕在,他什么也不许想。」

 

  蒙挚这下只好小声地搭腔道:「是是是……」但回头一想,问题依然无法解决,只得再次问道:「那皇上,你……」

 

  「这早朝,朕还是必须去。」没等对方说完,萧景琰不假思索地道。

 

  「皇上!」

 

  「蒙卿就不用再说了。」萧景琰忽然间神色落寞,悠悠地道:「若朕逃了,又怎对得起小殊?」

 

  「小殊怎么可能会在意?」蒙挚反道。

 

  「他当然不会在意,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在乎他自己的人,也就只有他了。」这也是为什么小殊总让他放心不下的原因,萧景琰随后道:「不管如何,这次总该要有个结果。」

 

  语罢,他便不再多说,留下蒙挚一人,离开了暖阁。

 

 

  武英殿上,一阵静肃,一股油然而生的对峙之气,彷佛正隐隐地窜升着。

 

  蒙挚这时已然回到了冈位,望着阶下众位朝臣,除了沈追、蔡荃之外,无不是一脸心浮气躁,无所适从的模样。

 

  而萧景琰这时也已看到了久未谋面的肃王,便率先道:「许久不见了,肃王。久未入京,此次不知是为了何事呢?」

 

  肃王姑且行礼道:「身为皇家子弟,未来得及参与新皇即位一事,是臣的不是。」

 

  萧景琰却道:「既已过去,便不必再提。」

 

  「但此番臣远在京外,却听闻一事。」肃王忽然瞥向了左右两旁,然后继续道:「江左梅郎,麒麟之才,他化名苏哲,在八年前进京,参与了夺嫡之争。这在当时,其搅弄风云之能为传遍京城,皇上想必记忆犹新。」

 

  萧景琰一听,虽未答话,但脸色已瞬间变得冷峻。

 

  对于武英殿里的任何一位,也都曾经是这尘浪里的一粒沙子,随风翻腾,对此自然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
 

  「试问这样子的人,又怎能让他进入宫中?」见对方沉了脸色,肃王又道:「臣担心皇上受小人蒙骗,万一因而左右朝政,岂不应验了外界传闻?」

 

  得麒麟,亦可毁了天下。

 

  「住口!你又有何证据?」萧景琰不禁怒斥。

 

  这话问得直接,就连肃王一时也难撄其锋,稍微收敛了些。

 

  一旁,忽然有人站出,做足了礼数,道:「启禀皇上,为今之计,应先稳定天下百姓之心,至于苏哲此人,可先行收押天牢,若证实真为冤枉当可还他清白。」

 

  此人正是司农寺少卿王喻,向来辅佐户部,专办粮仓发放之事。如今却与肃王搅上了关系。

 

  「证明,你要怎么证明?还是告诉朕,你想要怎么样的证明?」萧景琰知道对方不具好心,反问:「再者,你可曾在宫里见过苏哲?」

 

  王喻闻言,倒也是语塞,支支吾吾地吐不出半句言语。

 

  突然,又有人接话道:「皇上,不管如何,骚动已然造成,为了平复此番群起激愤之心,皇上势必要做出选择,一是交出苏哲,以定乱象,二的话,则是再添一桩喜事,以立皇威。」

 

  看来这你一言我一句的场面,怕是已排了许久吧。萧景琰如此想,冷然问道:「诸位有备而来,朕倒想知道还能有什么喜事?」

 

  这时,王喻终于开口道:「望皇上能新立太子,以稳固国势,定百姓之心。」

 

  萧景琰猛然一听,剎那间恍然大悟。

 

  原来,这才是他们想要的?

 

  「皇子年幼,尚不足以立为太子。」萧景琰按下情绪,缓缓地道。

 

  肃王却道:「据闻皇上膝下尚有一子萧庭生,如今已封为尧王,外界风评倒是不错的。」

 

  「尧王乃朕之义子,非皇族血统,岂可随意立为太子?」萧景琰反驳道。

 

  「皇上,世人皆不知,萧庭生的真实身分为已故祁王之子,血统并无不正,实际上虽未入皇世子弟,但宗法规则可写亦可改,咱大梁人才得之不易,必须为日后江山设想,望皇上三思。」

 

  而这一番话,让一干支持的人尽皆站出附和。

 

  「荒唐!」萧景琰顿时怒道。

 

  虽然世上本就没有永远的秘密,然而他却没想到,庭生的身世竟会这样毫无预警的就被揭开,更是让有心人如此的利用。

 

  赫然之间,他的记忆再次回溯到先前小殊所言,想起了对方所提及的皇室宗法之改写,不由得心下一凛,抬眼望向堂下的诸位重臣。

 

  而一旁的蒙挚早已着急地紧握着拳,深怕若是有变,他就算豁命也得护着皇上。

 

  萧景琰只觉得疲累不堪,眼看纷乱之势依旧,他却已听不清任何人说的一句话,然而此时每个人似乎就在等着他一句话。

 

  一是选不了了,难道他得选二?

 

  「皇上,为防止民心动摇,还请快做选择。」

 

  这句话,萧景琰听得清楚,他不禁朗声一笑,想来也许这就是他当年逼迫先皇翻案的报应,没想到竟来得如此之快,原来当年先皇嘴里不断念着乱臣贼子时,心中竟是如此的彷徨苍凉。

 

  很好。

  如此一想,他忽然站起了身,缓步地走至阶前。

 

  而就在这个时候,武英殿的大门亦随之开启,而烈阳照射下的光芒更从渐开的缝隙中流泻而出,带着烫人的热度,毫无情面地烙在每个人的脸上,登时耀眼万丈,几乎让人睁不开眼。

 

  即使如此,萧景琰却还是看清了,他不禁彻底地怔住,再也说不出一句话,心中彷佛受到撞击一般,落入了深深的池水般沉痛无比。

 

  他不由得茫然了起来,因为此时武英殿门口所站的,正是他心中最熟悉的那个人。

 

───

后话:

1.无力啊,是不是该缓缓了?


评论(16)
热度(124)